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本科教育 > 教学管理
集体备课
发布时间: 2015-09-30 11:06:1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组织和要求
   1、集体备课以教研室或课程组为单位进行,也可由教学管理科协调组织开展。
   2、集体备课一般1月安排一次或根据需要安排,每次应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备课内容,讨论课堂教学与具体的课前准备工作。
  3、集体备课应在讲课前一周举行,参加集体备课的老师不少于4人。参加集体备课的成员由教研室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要事前做好充分准备,按时出席,踊跃发言。
  4、集体备课的具体安排应纳入教研室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并上报教学管理科备案。
  5、集体备课工作的开展,具体由教学管理科负责督导和落实。
  6、通过集体备课,还可及时对上一阶段教学情况进行集体讨论和总结(包括教与学两方面),推广好的经验,发现存在问题,为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
(二)基本内容
  1、讲授依据:教学大纲、教材。
  2、讲授要求: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确定本章节在授课时的深度、广度及讲授范围,突出重点,注意难点,力求少而精。
  3、具体讲授内容:基本内容、教学方法、举例。
  4、落实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教具(标本、模型、挂图等)、多媒体课件、教学设备、典型病例等。
  5、讨论教材讲授章节有无适量增加的前沿进展内容或应删除的陈旧内容,确保传授知识的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先进性。
  6、讨论实验报告、见习小结或课外作业的内容、要求和完成时间。
  7、集体备课还应包括以下内容:制定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度,确定各章节教学时数,检查教案及教学进度,反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等。
(三)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和记录格式
  1、由教研室主任或课程负责人主持。
  2、授课教师介绍教案、展示课件,进行课堂全程或部分讲授。做到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
  3、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听课后讨论授课教师的教案、教学课件和授课过程、内容等,并发表意见,重点对教材与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教风、教学进度、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意见与建议。
  4、主持人根据集体讨论意见进行总结,并对主讲教师提出要求,改进意见。
  5、主讲人应根据其他教师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修改,争取最好的讲课效果。
  6、集体备课的全过程应有记录人按学校格式要求记录,记录各位教师意见和主持人的总结及改进要求。
(四)总体备课
总体备课是教研室对一学年或一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安排,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
  1、目的
根据课程要求,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大纲和选用教材,明确本学年或学期教学安排,包括授课题目、教学周次、教学时数、见习安排、考试(考查)等,明确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改革内容与措施,准备好必备的教具,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
  2、要求
(1)总体备课每学期组织2次,开学前组织一次,期中或期末组织一次。开学前的总体备课是对整个学期的教学进行安排,期中或期末的总体备课是在对前一段教学进展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的教学安排及改进措施。
(2)课程教学有关人员均要参加。
(3)备课目的明确,教学安排合理、到位。
(4)备课记录完整、准确,体现备课全过程。
(五)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是在总体备课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讨教材中的各个章节(单元)内容,以专业科室为单位、采用中心发言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
  1、目的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及要求,明确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明确该单元教学安排,包括授课题目、教学时数、见习安排等。
  2、要求
(1)单元备课以教材中的各个章节(单元)内容为阶段,由专业科室组织实施。
(2)有详实的单元备课计划和实施记录。
(3)主要发言者就教材处理、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方面做好发言的准备。所有参加者针对主要发言者的发言情况,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
(4)认真钻研教材,阅读有关参考书,及时补充该学科最新理论进展与新技术的内容,形成可行的教案。
(5)备课中能积极探索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6)备课记录完整、准确。